产品中心

信息产业部:05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经济运行分析

来源:淘金网下载app    发布时间:2024-08-28 09:36:26

 

  2005年,电子信息全行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电子百强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国际化经营迈上新台阶,总实力逐步提升。百强企业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485亿元,同比增长18%;总利润237亿元,同比减少29%;上交税金282亿元,同比增长3%;出货值2481亿元,同比增长32%。

  去年以来,电子百强企业努力开拓市场,总体规模继续扩大,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485亿元,创出近几年新高,同比增长18%,比去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改变了2004年以来增速下降的趋势。

  企业整体实力逐渐增强。电子信息百强中骨干企业营业收入规模继续扩大,超过100亿元的企业22有家,增加2家。电子百强前10名企业中,有6家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达到两位数。其中,联想控股、华为、广东美的年上涨的速度都在40%以上。

  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广东格兰仕集团、亨通集团、上海宏盛科技、万利达集团、河南新飞电器、中国振华集团、宁波韵升、新潮科技等企业营业收入上涨的速度也都在30%以上。2005年百强企业保持平稳迅速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重视和各种支持政策的有力推动、各企业抓住全球经济稳步的增长对IT产品及服务扩大需求的机遇及企业加快创新、改革,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自年初以来,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利润额长期处在负增长状态,前三个季度同比下降幅度都在40%左右,但从第四季度起,电子百强企业总利润下降幅度不断减小,由1-10月份增速-46%回升到1-12月份的-29%(如图2所示),全年总利润达到237亿元。

  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总利润超过5亿元的达到17家,海信集团、长城计算机集团、广东格兰仕集团、深圳华强、大连大显、上海华虹、长白计算机、万利达、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中国振华电子集团、七喜控股总利润增速都在40%以上。

  (三)重点产品销售稳定增长,百强企业是消费类电子主导

  2005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达到9.9%,城镇和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水准不断提高,共同促进了电子信息产品市场需求的扩大。

  1-12月份,百强企业累计销售程控交换机3404.3万线%,占全国程控交换机销售比重达到44.1%,光纤712.2万公里,同比增长31.2%;光缆销售1709.5万芯公里,同比增长44%;电线%,占全国的26.3%,百强企业累计销售台式PC为1664.5万台,同比增长63.5%,占全国的21%。

  ——消费类家电产品销售快速增长,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1-12月份,百强企业累计销售彩电6722.2万台,同比增长23.6%,占全国销售量的83.4%,销量超过500万台的达到5家,合计5416.9万台,占百强企业销售量的80.7%,激光视盘机累计销售990.4万台,同比下降37.5%。电冰箱累计销售1311.85万台,同比增长15.29%,占全国的44%。空调器累计销售2762.6万台,同比增长13.6%,占全国销量的41%。

  随着数字化家庭的发展,以彩电、DVD为代表的音视频产品,正在经历升级换代的阶段,未来一段时期内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2005年,我国进入WTO后过渡期,大部分企业进一步熟悉了WTO相关规则,继续加大产品的出口力度和跨国合作深度,带动了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1-12月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完成出货值24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如图3所示)。

  1-12月份累计上交税金282亿元,同比增长3%,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百强企业累计上交税金占全行业的比重达到63%。全年超过1亿元的企业达到50家,比上届减少2家。上交税金超过5亿元的企业达到11家,比上年减少2家。

  上交税金总额增速趋缓主要是因为百强企业整体效益下降,直接影响了上缴税金的增长速度,企业效益亟待进一步提高。

  二、百强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国际化经营取得新进展

  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在全国科技大会明确提出要“把掌握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行业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对产业创新与发展的支持力度。2005年信息产业部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5年500亿元支持信息产业创新发展。

  为在3G、数字电视等领域增强技术竞争力,许多企业纷纷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百强企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不断加大研究开发投入的比重。全年研发经费投入343亿元,比上届百强企业增长11.2%,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62%,大大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5%以上的企业有23家。

  在关键技术的重大项目工程方面,百强企业中的整机企业创新不断向上游突破,大大促进了全行业产品结构升级。在平板显示领域,京东方、上广电的第五代TFT-LCD项目成功投产,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显示产业链,目前正在整合资源进行第六代线的研究和论证。在集成电路领域,继厦华电子又推出“炎黄一号”高清电视显示器控制芯片后,海尔推出数字电视“中国芯”,海信开发出“信芯”的视频处理芯片,长虹也开发出“虹芯”系列产品。以上芯片都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逐步实现产业化的核心尖端产品。

  一是在推进自主创新过程中,为应对跨国公司的先发优势和知识产权垄断挑战, 2005年5月,海信、海尔、华为等企业在国家信息产业部和海淀区政府支持下成立AVS产业联盟,通过实施“AVS产业化示范工程”,探索创新产业推动模式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在“政府支持国家标准产业化、国际化”的创新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是“走出去”层次逐步的提升,从发展中国家拓展到发达国家。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2005年,华为NGN和IP-DSLAM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一;3G跻身全球第一阵营,率先在荷兰、葡萄牙、阿联酋、中国香港、毛里求斯和马来西亚等18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商用。

  三是国际化经营进入多元化、多目标阶段。联想加强了并购后的资源整合,开始做韩国、日本等市场,取得全球PC第三的份额;为应对欧美贸易壁垒,康佳2005年9月提出了海外扩张新战略布局;厦华电子集团继续推行“高技术、高质量、高端市场”的“三高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节能降耗成为中国“十一五”期间经济稳步的增长的约束性指标,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备极其重大的实际意义。电子百强企业率先垂范,积极采取应对之策,海尔加强网络家电技术、废旧家电回收方面研究,目前废旧家电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已初见成效,建立起国内第一家废旧家电回收示范基地。从2005年开始,康佳先后对生产线进行了无铅化改造,创维集团召集500多家国内供应商签订“绿色供应链协定”,逐步推行零铅工程,上述举措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2005年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进一步开始拓展低端产品领域和二、三级城市市场,产品价格竞争更激烈,而国内企业技术创新不足,导致电子信息全行业平均利润率进一步下降。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2.5%,下降到五年来的最低点。

  从电子百强企业资产经营状况来看,2005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资产总额达到7771亿元,同比增长15%,净资产达到2872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了资产保值增值。但资产使用效率有所降低,总资产周转次数为1.21次,全年资产收益率达到3.5%,比上届下降0.6个百分点,营业利润率为2.9%,下降0.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62.37%,比上届提高2个百分点。

  面对近几年来能源、原材料价格涨势迅猛、电力等能源供应紧张对企业成本加大的压力,企业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1.理性控制投资规模,避免在已经过热的投资领域新增投资或盲目扩大生产能力。

  2.提高成本核算意识,推进节能降耗,采用节能环保设备和措施。

  3.适应市场需求,在产品的节能环保功能上做文章,推进节能降耗,采用节能环保设备和措施,发展循环经济,提升产品竞争力。

  4.把增强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放在第一位,以创新来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各级政府部门继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转变职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切实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落实“十一五”规划的方针政策,出台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及配套实施细则,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2.推进国家税制改革,使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并轨;在有条件的领域扩大实施增殖税改革试点的范围。

  3.加快落实国家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集中优势资源,在关键领域实施重大工程支持。

  4.加强部门间、中央与各省市主管部门协调,继续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大企业国际化经营试点工作,切实增强对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本土跨国公司。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电子信息产业面临一些新的发展形势,对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必将产生重要影响。

  从有利条件来看,一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在“十一五”时期提高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加快转变经济稳步的增长方式,促进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建设相应的财税制度、加快增值税转型和内外资税制统一、促进创业投资等,将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三农问题”解决,增加农民收入和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同时继续采取扩大内需、提升传统产业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都将为电子信息产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三是第三代移动通信建设步伐加快,数字电视有关标准即将陆续颁布,“数字奥运”建设工作不断深入,都将为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